01.教学单位名称:24848威尼斯(中国)有限公司
02.实验中心名称:液力所实验室
03.课程名称:液压传动与控制
04.课程代码:422090
05.课程类别:专业课
06.课程性质:选修
07.课程学时:32学时,其中含实验6学时
08.课程学分:2
09.面向专业:车辆工程
10.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要求
实验教学目的
《液压传动与控制》的实验课是本课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典型液压元件(泵、阀、缸及辅件等)结构工作原理及装配程序;了解液压元件的性能参数;掌握液压元件和回路之间关系,能够独立地把元件组成回路;拟定基本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组成常用基本回路,接受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回路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利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以及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验教学任务
解读实验教学大纲。向学生解读《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教学大纲》,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教学目的(立德树人、应掌握知识、具备能力与素质)及其达成途径(课程实验)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实验学习、实验考核与实验素养达成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自查学习行为,调整学习方法并达成学习效果。
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品德修养,珍惜时间,求知问学,明理悟道;志向高远,不懈奋斗,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思维,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加强体育锻炼,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化育人,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新性劳动。
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车辆机械液压系统试验研究能力。即:
培养学生具备能够根据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培养学生具备能够根据实验方法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培养学生具备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培养学生具备解决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车辆机械液压系统试验研究的综合能力与高级思维。
实验教学要求
通过《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教学,实现实验教学目的,达成如下实验教学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2.1:培养学生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将这些工程知识应用于解决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实验研究方案。
毕业要求指标点2.5:能够针对车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手段进行实验设计,进而分析结果与解释数据,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结论。
为达成上述实验教学要求,针对教师、条件与学生,提出如下保障要求:
教师。要求积极备课,认真准备课程实验;解读实验教学大纲,使学生清楚实验教学内容与目标,以及应掌握知识、具备能力与素质;组织学生实施课程实验,注重知识拓展,加强思政教育;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达成实验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了解实验过程,具备工程实践基础;开展课程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
实验环境开阔安全,实验室和相关仪器、设备等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学生:加强思想政治品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珍惜时间,不懈奋斗,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培养理论结合实践应用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思维,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新性劳动;实现实验教学目的,达成实验教学要求。
11.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实验能力
《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实验能力包括:
掌握各种液压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熟悉液压泵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工作原理。
掌握各种液压控制阀的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熟悉各种液压控制阀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工作原理。
了解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和小功率液压泵的测试方法。熟悉液压泵的压力-流量特性、容积效率、总效率等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与步骤。
实验设计能力。即:训练学生能够根据对象特征设计及组合调试液压回路的能力。
实验分析能力。即: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测试实验数据,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适应发展能力。学生能够适应现代汽车电液控制系统新发展及电液仿真软件应用的自主学习能力。
12.开设实验项目
(1)典型液压元件拆装实验项目
针对关联汽车典型液压元件拆装实验的车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完成典型液压元件的实验方案设计,制定拆装实验方法,安全开展实验、正确记录数据,分析解释结果、综合有效结论等一系列实验任务。强调立德树人,强调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融合,强调综合考核、评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验研究”、“适应发展”等知识、能力与素质,达成汽车典型液压元件拆装实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2) 基本液压回路设计及测试实验项目
针对关联汽车基本液压回路设计及测试实验的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或解决方案,完成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法、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开展实验、正确采集数据,分析解释结果、综合有效结论等一系列实验任务。强调立德树人,强调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融合,强调综合考核、评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验研究”、“适应发展”等知识、能力与素质,达成汽车基本液压回路设计及测试实验的综合设计及实验操作能力与高级思维。
(3) 液压传动与控制软件介绍及操作实验项目
针对关联汽车液压传动与控制软件介绍及操作实验的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或解决方案,完成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法、构建试验系统,安全开展实验、正确采集数据,分析解释结果、综合有效结论等一系列实验任务。强调立德树人,强调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融合,强调引入虚拟化、智能化汽车设计新发展成果,强调综合考核、评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验研究”、“适应发展”等知识、能力与素质,达成汽车液压传动与控制软件介绍及操作实验的综合能力与高级思维。
表1 《液压传动与控制》开设的实验项目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计划分配学时 |
每组人数 |
42209001 |
典型液压元件拆装实验项目 |
操作性 |
每位 同学 必修 6学时 |
4~6人 |
42209002 |
基本液压回路设计及测试实验项目 |
设计或综合 |
||
42209003 |
液压传动与控制软件介绍及操作实验项目 |
设计 |
13.实验教材或指导书或主要参考资料
《车辆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田晋跃主编。
《液压传动与控制(第4版)》教材。
教师指定参考资料。
14.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要求
考核学生掌握的汽车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针对实验实施能力及实验设计/实验分析/适应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打分,评分标准参见表2、3所示。
表2 实验实施(现场操作)能力评分标准
操作规范性,满分40分 |
|||
0-9分 |
10-19分 |
20-29分 |
30-40分 |
不听从老师指挥,不配合实验组工作,干扰实验进程。 |
实验规划较差,在老师多次督促下能够操作仪器设备,沟通协作能力较差,实验现场记录潦草。 |
实验规划较好,能够在老师指导下操作仪器,沟通协作能力一般,实验现场记录较为准确。 |
实验规划得当,过程衔接紧密,能够主动操作仪器,沟通协作能力较强,实验现场记录详细、准确。 |
表3 实验设计/实验分析/适应发展能力评分标准
方案合理性,满分20分 |
|||||
0-5分 |
6-10分 |
11-15分 |
16-20分 |
||
方案总体目的不清晰;方案中设计的实验方法表述模糊;方案中设计的现场记录表格严重缺失;设计的实验方案没有考虑实验现场实际情况,基本不具有可操作性。 |
方案总体目的基本清晰,基本可以通过实验达到分析相关参数对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结果的影响之目的;方案中设计的实验方法表述较清晰,基本可用于指导实验操作;方案中的记录表格体系尚可,记录项目有缺失;方案对实验现场实际情况的考虑不够周到,可操作性较差。 |
方案总体目的清晰,能够通过实验达到分析相关参数对汽车性能实验结果的影响之目的;方案中设计的实验方法表述较清晰,便于实验操作;方案中的记录表格设计较完整,记录项目较充分;方案基本考虑到实验现场实际情况,可操作性较强。 |
方案总体目的清晰,能够通过实验达到分析相关参数对汽车性能实验结果的影响之目的;方案中设计的实验方法表述清晰,便于实验操作;方案中的记录表格设计完整,记录项目充分;方案充分考虑到实验现场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 |
||
手段科学性,满分10分 |
|||||
0-5分 |
6-10分 |
||||
实验报告中表述的实验手段过程存在缺失;通过实验报告的描述无法完整重现整个实验过程。 |
实验报告中表述的实验手段过程完整;通过实验报告的描述能够完整重现整个实验过程。 |
||||
数据准确性,满分15分 |
|||||
0-5分 |
6-10分 |
11-15分 |
|||
实验数据记录严重错误;数据处理计算有重大误差,结果不可信;数据图表存在严重错误或表达不科学。 |
实验数据记录较准确;数据处理计算基本完整、较准确,结果基本可信;数据图表基本准确、表达较合理。 |
实验数据记录准确;数据处理计算完整、准确,结果可信;数据图表准确、表达合理。 |
|||
结论有效性,满分15分 |
|||||
0-5分 |
6-10分 |
11-15分 |
|||
没有对数据结果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没有分析实验方案中规定的相关参数对汽车性能实验结果的影响;没有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或结论完全错误。 |
对实验结果进行较全面的误差分析;根据数据结果分析了实验方案中规定的相关参数对汽车性能实验结果的影响,结论基本可信;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实验工况与理论模型的差异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
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准确的误差分析;根据数据结果分析了实验方案中规定的相关参数对汽车性能实验结果的影响,结论正确;探讨了实验工况与理论模型的差异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采取现场操作和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
成绩评定
最终成绩=现场操作成绩+实验报告成绩。
15.执笔人
雷雨龙 教授、李兴忠 工程师
16.制定日期
2019.12.28
17.审核人
高炳钊 教授、李建华副教授
18.审核日期
2020.01.07
19.学院审定程序说明
经学院教学委员会讨论通过,可执行。
20.学院审定日期
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