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
一、课程介绍
《专业综合认知实践》是面向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独立实践环节。该课程是专业必修理论课《汽车构造》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通过本实习课,使学生们建立汽车构造的整体概念和实物概念,进一步巩固课堂讲授内容和深入了解各总成部件的构造细节、包括结构组成、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初步熟悉汽车部件的拆装过程及其操作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汽车结构基础知识。
Introduction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Cognitive Practice" is a compulsory independent practice segment for automotive engineering major. This course is a practical teaching seg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compulsory theory course "Automobile Construction", which closely cooperates with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o accomplish the teaching tasks stipulated in the syllabus. Through this practical course, students will establish the overall concept and physical concept of automobile construction, further consolidate the lecture content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details of each assembly component, including structural composition, connection relationship and working principle, and initially familiarize with the assembly/disassembly process of automobile components and its operational skills, and finally provide the necessary automotive structure basics for subsequent professional course study and graduation design.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专业综合认知实践 |
课程编码 |
424001 |
英文名称 |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Cognitive Practice |
||
课程学时 |
40 |
课程学分 |
3 |
实践性质 |
必修 |
课程性质 |
实践环节 |
开课学期 |
第5学期 |
集中实习周数 |
5 |
适用专业 |
车辆工程 |
||
开课单位 |
汽车系 |
||
选用教材 |
[1]. 王军年. 《汽车构造认识实习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2]. 陈家瑞,《汽车构造》(上、下册,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 |
||
主要参考书 |
无 |
||
制定人 |
王军年 |
制定时间 |
2018年9月 |
二、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Teaching Targets)
1.1 教学目标
车辆工程专业认识实习课,是汽车构造课程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它与课堂讲授及其它环节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通过本实习课,使同学建立汽车构造的整体概念和实物概念。进一步巩固课堂讲授内容和深入了解各总成部件的构造细节、包括结构组成、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初步熟悉汽车部件的拆装过程及其操作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汽车结构基础知识。
本课程达成如下业务能力培养要求:
1、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原理知识识别和表述汽车及其系统结构分类和组成关系、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功用,理解其技术演变规律。具体为:
通过静态结构展示、指导结构拆装、自主结构拆装、汽车虚拟拆装人机交互教学软件使用、汽车结构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汽车整体及其各主要总成的结构组成、连接关系、工作原理和功用,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物理、力学、材料、热力学、机械原理、汽车构造等理论知识识别和表述汽车新结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理解其技术演变规律。
2、使学生能够恰当的使用工具开展汽车复杂结构认知实践活动,锻炼拆装技能,熟悉拆装过程。具体为:
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活动,掌握汽车典型总成的拆解和组装步骤和技巧,了解汽车典型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锻炼拆装技能,熟悉拆装过程,在实践中体会汽车构造组成与工作原理。
3、培养学生组织分工、团队协作意识。具体为:
通过分组参与汽车总成的拆解和组装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以提高工效为目的的组内组织分工、责任担当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1.2 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表1 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教学目标 |
毕业要求指标点(二级) |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原理知识认识汽车及其系统结构分类和组成关系、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功用,理解其技术演变规律。 |
2.1能够将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科学基本原理综合运用于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识别与表述中。 |
教学目标2:使学生能够恰当的使用工具开展汽车复杂结构认知实践活动,锻炼拆装技能,熟悉拆装过程。 |
5.2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诸如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工艺流程、实验操控等方面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
教学目标3:培养学生组织分工、团队协作意识 |
9.2在车辆工程领域中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并能针对具体问题体现一定的组织能力。 |
2、教学要求(Teaching Requirements)
教师要积极备课,认真准备实践环节;在课堂内进行大纲解读,使学生清楚本课程具体的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对课程内容要融会贯通,切忌照本(幕)宣科。注重知识的拓展,并在课堂上加强思政教育。
教师通过各类典型汽车总成的静态结构展示、指导结构拆装、自主结构拆装、汽车虚拟拆装人机交互教学软件使用、汽车结构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汽车整体及其各主要总成的结构组成、连接关系、工作原理和功用,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识别和了解新型汽车结构总成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理解其技术演变规律;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掌握汽车典型总成的拆解和组装步骤和技巧,了解汽车典型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实践中体会汽车构造组成与工作原理,并培养学生以提高工效为目的的组内组织分工、责任担当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师按照如下教学过程管理规定实施教学:
1、教学动员工作:在开学前组织专业全体教师、学生动员大会,介绍分组、成绩评定和实习纪律情况,进行安全教育;
2、课前准备工作:每次课程之前,组织老师准备教具;并要求在课程始末进行教具使用记录填写工作;
3、课间管理工作:教师首先要介绍本堂课程的主要内容、使用的教具和工具、安全注意事项、拆装技巧等;拆装过程学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按拆装指导书中的流程和步骤进行,对于存在技巧或难度的拆装过程,导师应主动指导或辅助参与;鼓励同组学生做好分工,从而避免混乱、确保安全和工作效率,包括工具的传递、零部件的摆放、螺栓螺钉的收集、过程的记录以及主、副操作手;
4、课后整理工作:课程结束后,导师在完成课堂内容总结后,应安排学生完成现场的清理和整洁工作,包括地面的擦拭、工具的摆放入柜、教具的摆正。拆装结束后应尽可能保证不多件、不少件、不损坏件。对于安装明显不完整,缺少零部件的,应严格保证教具回归原貌,以便下组同学教学使用。
5、成绩评价体系标准真实、严谨、公平、公正、公开,能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预备知识或先修课程要求(Preparatory knowledge or prerequisite course requirements)
无。
4、教学方式(Teaching Methods)
表2 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对应)
教学方法 |
对应教学目标 |
(1)静态结构展示认识 (2)指导结构拆装认识 (3)自主结构拆装认识 (4)通过汽车虚拟拆装人机交互教学软件或结构视频开展结构认识 |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原理知识认识汽车及其系统结构分类和组成关系、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功用,理解其技术演变规律。 |
(1)指导结构拆装 (2)自主结构拆装 (3)汽车虚拟拆装人机交互教学软件使用 |
教学目标2:使学生能够恰当的使用工具开展汽车复杂结构认知实践活动,锻炼拆装技能,熟悉拆装过程。 |
(1)指导结构拆装 (2)自主结构拆装 |
教学目标3:培养学生组织分工、团队协作意识 |
5、实践环境和设备(Practical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实践场地选择教具丰富的校内汽车构造实验馆。馆内汽车结构整车、总成、台架、三维多媒体教学平台等教学设施教具近万套,占地面积900平米,教具存量在国内同专业高校居前列。校内实习基地情况具体如下:
(1). 拥有国内最大的汽车结构实验馆,用于汽车构造实习实验场地1300m²;
(2). 现有汽车典型整车8辆、底盘9个;
(3). 现有用于汽车构造实习实验教学系统10套;
(4). 现有用于汽车构造实习实验结构总成部件350个;
(5). 现有为汽车构造实习实验服务的实验技术人员6名(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
(6). 汽车结构挂图200张;
(7). 正在进行实验室基地的再建设,以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8). 国内领先的汽车构造多媒体教学系统(一台服务器、8台终端触摸屏、一台大液晶显示器、一套3D汽车构造动画教学软件)
6、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Course content and time allocation)
(1)整个实习过程分为5周5个阶段,通过静态结构展示、指导结构拆装和汽车结构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汽车整体及其各主要总成的结构组成、连接关系、工作原理和功用,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物理、力学、材料、热力学、机械原理、汽车构造等理论知识识别和表述汽车新结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理解其技术演变规律。
具体各实习阶段的教学内容、时间安排及要求如下:
第一周
(1)汽车及其发动机的总体认识
汽车总体构造
结合实物讲授汽车历史发展、汽车分类、总布置形式、4×2汽车、8×8越野汽车的总体构造的基本特征,以及对照实物讲授汽车基本行驶条件;结合实物讲授汽车底盘各组成系统的位置、组成、功用,让学生认识汽车总体构造、掌握汽车组成的各大系统基本功用,了解汽车发展历史与方向。
‚发动机总体构造
结合实物讲授发动机分类、水冷汽油发动机、水冷柴油发动机、风冷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其特点,让学生认识发动机总体构造,掌握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基本功用,了解发动机发展历史与方向。
(2)发动机主体机械结构、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结构认识
发动机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结合实物拆解讲授让学生认识多缸发动机气缸体、气缸盖、气缸垫、油底壳结构特点及功用;结合实物讲授让学生认识多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结构组成、连接关系、工作原理和功用;结合实物拆解讲授让学生认识多缸发动机配气机构组成、连接关系、工作原理和功用,进一步理解配气正时的概念和功用。
‚发动机冷却系统、润滑系统
结合实物拆解讲授让学生认识直列四缸水冷系统的组成、连接关系,尤其是节温器的功用和工作原理;结合实物拆解讲授让学生认识直列四缸发动机润滑系统组成和润滑油路特点,尤其是了解典型机油泵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第二周
(1)发动机供给系统结构认识
汽油机供给系统
结合实物讲授汽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供给路线,以实物拆解讲授化油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功用、技术发展引出现代汽油机理想燃油供给特性;结合实物讲授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对比各时期各类汽油机供给系统结构特征差异,让学生理解汽油机供给系统技术演变规律。
‚柴油机供给系统
结合实物讲授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供给路线,重点以实物拆解讲授直列柱塞喷油泵、喷油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功用、技术发展;结合实物讲授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对比各时期各类柴油机供给系统结构特征差异,让学生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技术演变规律。
(2)发动机点火系统及起动系统认识
汽油机点火系统
结合实物讲授传统汽油机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重点讲解各主要零部件如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尤其是结合实物拆解重点讲授分电器中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结合实物讲授让学生了解半导体电子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起动系统
结合实物讲授发动机起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重点讲解起动机及其传动机构、控制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三周
(1)汽车传动系统总体构造及离合器认识
结合大量实物讲授汽车各类布置形式,如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汽车及越野汽车的传动系统总体构造的结构组成及布置特点;
结合实物讲授摩擦式离合器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离合器技术的演变规律。重点结合实物拆解讲授周布螺旋弹簧离合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重点结合实物讲授推式和拉式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掌握离合器操纵机构、扭转减振器、动力传递路线等技术特征,并结合实物了解最新离合器技术发展趋势。
(2)汽车变速器和分动器认识
结合大量实物讲授汽车变速器种类,让学生理解各类变速器、如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HAT)、自动换挡有级式机械式变速器(AMT)、无级换挡式机械式变速器(CVT)、双离合器式机械式变速器(DCT)等变速器技术演变规律。
重点结合实物拆解讲授中间轴式五档机械式手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连接关系、工作原理和功用,掌握机械式变速器的惯性式同步器结构组成和同步原理,理解机械式变速器技术演变规律;结合实物讲授普通齿轮式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结合实物讲授两挡分动器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了解分动器高低档操纵机构操纵原则和分动器新技术。
(3)汽车万向传动装置认识
结合大量实物讲授万向传动装置的分类。重点结合实物讲授十字轴式万向节传动装置的结构特征、连接关系和不等速现象,重点让学生掌握双十字轴万向节等速条件。并结合实物讲授以三销轴式转向节为代表的准等速万向节结构特点,以及以球笼式万向节为代表的等速万向节结构特点和等速原理。
第四周
(1)汽车驱动桥认识
结合大量实物讲授让学生能够识别各类驱动桥结构特征,如整体式驱动桥、断开式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带轮边减速驱动桥、双级主减速器驱动桥、贯通式驱动桥等。
结合实物拆解讲授整体式驱动桥结构组成、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重点结合实物拆解讲授准双曲面主减速器从动齿轮结构特点、差速器结构组成和“差速”原理、托森式限滑差速器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全浮式半轴和半浮式半轴的结构特点。了解机械摩擦式限滑差速器和牙嵌式差速锁的结构特点,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识别各类驱动桥和差速器,并理解驱动桥技术演变规律。
(2)汽车行驶系统认识
结合大量实物讲授汽车行驶系统的组成及功用;结合实物讲授各类车架的结构特点;结合实物讲授转向车桥的结构组成和功用,重点结合实物讲授让学生掌握转向轮定位参数概念、功用及其随车轮上下运动规律。结合实物让学生了解车轮结构特征,掌握轮胎分类和子午、斜交轮胎结构特征和型号含义。重点结合实物讲授悬架系统的组成、分类、功用,尤其是钢板弹簧悬架分类和结构特征、各类独立悬架结构特征。结合实物拆解讲授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结合实物认识新型减振器、空气弹簧、油气弹簧,了解电控空气悬架和平衡悬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第五周
(1)汽车转向系统认识
结合实物讲授汽车转向系统的组成、布置、设计原则和功用,让学生理解转向系统技术演变规律。结合大量实物讲授让学生识别各类转向器,并结合实物拆解重点讲授机械循环球式转向器、常流式液压动力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结构组成特点、连接关系和转阀工作原理。结合实物了解不同的整车布置方式和悬架形式下的转向操纵结构和转向传动机构结构特征。并结合实物了解各类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主动转向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2)汽车制动系统认识
结合实物讲授制动系统的分类、功用,让学生理解制动系统技术演变规律。结合大量实物讲授让学生识别各类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并理解非平衡式制动器和等促动力制动器分类原则。结合实物拆解重点讲授液压浮钳盘式制动器、液压领从蹄式鼓式制动器结构组成、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结合不同制动器实物了解制动间隙调节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及其驻车制动机构组成。
结合实物讲授真空助力液压伺服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重点结合实物讲授制动主缸和真空助力器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结合实物讲解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工作原理,并结合实物简单了解制动力调节装置、动力制动系统、辅助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
(2)在实习内容的五个实习阶段,分别通过指导结构拆装、自主结构拆装方式,让学生掌握汽车典型总成的拆解和组装步骤和技巧,了解汽车常用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锻炼拆装技能,熟悉拆装过程,在实践中体会汽车构造组成与工作原理,并通过分组自主完成拆解组装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以提高工效为目的的组内组织分工、责任担当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具体有关此两项能力培养的各实习阶段与上述实物指导讲授教学同步进行,其具体拆解教学内容如下:
(1)汽车发动机主体机械结构,以及冷却系统、润滑系统、供给系统、点火系统的指导结构拆装(6学时)和自主结构拆装(4学时)。
(2)汽车底盘传动系统中的机械摩擦式离合器、中间轴式五档机械式手动变速器的指导结构拆装(4学时)和两轴式五档机械式手动变速器自主结构拆装(4学时)。
(3)汽车底盘传动系统中的整体式驱动桥及其主减速器、差速器,以及行驶系统中的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的指导结构拆装(4学时)和自主结构拆装(4学时)。
(4)汽车底盘转向系统中的机械式循环球式转向器、整体常流式转阀齿轮齿条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以及制动系统中的领从蹄式鼓式制动器、浮钳盘式制动器的指导结构拆装(4学时)和自主结构拆装(4学时)。
表3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对应关系
教学阶段 |
学时分配 |
实践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第一阶段 |
1周 |
(1)汽车及其发动机的总体认识 (2)发动机主体机械结构、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结构认识 |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原理知识识别和表述汽车及其系统结构分类和组成关系、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功用,理解其技术演变规律。 教学目标2:使学生能够恰当的使用工具开展汽车复杂结构认知实践活动,锻炼拆装技能,熟悉拆装过程。 教学目标3:培养学生组织分工、团队协作意识 |
第二阶段 |
1周 |
(1)发动机供给系统结构认识 (2)发动机点火系统及起动系统认识 |
|
第三阶段 |
1周 |
(1)汽车传动系统总体构造及离合器认识 (2)汽车变速器和分动器认识 (3)汽车万向传动装置认识 |
|
第四阶段 |
1周 |
(1)汽车驱动桥认识 (2)汽车行驶系统认识 |
|
第五阶段 |
1周 |
(1)汽车转向系统认识 (2)汽车制动系统认识 |
7、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Assessment Requirements, Approach and Score Evaluation Criteria)
7.1考核方法
由指导教师分别根据实习过程表现、期末考试(口试)和自主实习报告及答辩进行考核,考核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具体方法如下:
表4 考核方法(与教学目标对应)
教学目标 |
考核内容 |
考核方式 |
考核依据 |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原理知识识别和表述汽车及其系统结构分类和组成关系、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功用,理解其技术演变规律
|
考核学生对重要汽车结构的分类、组成、连接关系的认识情况 |
结课考试 (口试) |
口试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准确性、完整性予以评定 |
考核学生对重要汽车系统的工作原理、功用的掌握情况 |
结课考试 (口试) |
口试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准确性、完整性予以评定 |
|
考核学生对于新技术的了解和技术演变规律的理解情况 |
结课考试 (口试) 实习报告 |
口试及通过答辩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和知识面予以评定 |
|
教学目标2——使学生能够恰当的使用工具开展汽车复杂结构认知实践活动,锻炼拆装技能,熟悉拆装过程 |
考核学生对于总成拆装流程的正确性和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 |
结课考试 (口试) |
口试回答有关拆装过程、工具使用、教具特征的问题的正确性、准确性、完整性予以评定 |
平时表现 实习报告 |
参与度、工具使用熟练度、拆装流程正确性 |
||
教学目标3——培养学生组织分工、团队协作意识 |
考核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分工履职和团队协作情况 |
平时表现 实习报告 |
组织能力、责任担当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
7.2评价标准
(1)基本要求
为强调实践教学的基础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要求参加该实践环节最终考核的基本条件是:缺勤次数不得超过两次,超出2次的不得参加结课考试。
(2)评价标准
表5 教学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评价指标 |
优秀≥90 |
80≤良好<90 |
70≤中<80 |
60≤及格<70 |
不及格<60 |
|
课程目标1 |
毕业要求 指标点3.1 |
能够正确地识别和清晰表述汽车结构的分类、结构组成、连接关系、工作原理或功用,且描述准确严谨、要素完整全面。对相关总成的技术发展规律理解深入 |
能够正确地识别表述典型汽车结构的分类、结构组成、连接关系、工作原理或功用,且描述完整。对重要总成的技术发展规律很了解 |
能够基本正确识别表述典型汽车结构的分类、结构组成和功用,对工作原理有一定了解,语言描述可能不完全准确,但对重要总成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比较了解 |
能够基本正确识别汽车或系统的分类或基本结构组成,但描述不准确或不完整。了解一些汽车技术发展现状或趋势 |
无法正确识别汽车或大系统基本组成,对汽车技术发展现状或趋势基本不了解 |
课程目标2 |
毕业要求 指标点4.1 |
能够积极参与拆装实践、工具使用规范正确娴熟、拆装流程正确,且能够正确、完整地回答有关拆装流程、教具特征和工具使用相关问题,且描述准确无误 |
能够参与拆装实践、工具使用较为规范、拆装流程基本正确,且能够正确地回答有关拆装流程、教具特征和工具使用相关问题 |
能够参与拆装实践、掌握一些基本工具的使用规范,且能够回答有关典型零件的拆装流程、主要教具特征和常用工具使用的相关问题 |
掌握一些基本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大致了解代表性总成的拆装先后原则 |
基本不动手拆装或简单仅会使用简单工具。对教具拆装流程不了解。 |
课程目标3 |
毕业要求 指标点6.3 |
能够在指导拆装和自主拆装过程中组织小组同学开展实践,且优秀的履行分工职责,主动协同配合他人完成复杂工作 |
能够合格的履行小组团队分工职责,且主动协同配合他人完成复杂工作 |
能够履行团队分工职责,当队友有协作需求时可以给予配合。 |
虽然未表现出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但基本能够履行团队小组分配的工作 |
虽动手实践,但与其他队员无沟通,自己做自己的。 |
7.3成绩评定
平时表现30%+结课考试50%+自主实习报告及答辩20%。(按表6成绩评定分值表评定,提交成绩评定表如表7所示)
表6 考核成绩评定分值表(全体学生)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
结课考试 (50分) |
平时表现 (30分) |
自主实习报告及答辩 (20) |
小计 (分) |
||
指标点2.1 |
课程目标1 |
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原理知识识别和表述汽车及其系统结构分类和组成关系、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功用,理解其技术演变规律 |
50 |
0 |
10 |
60 |
指标点5.2 |
课程目标2 |
使学生能够恰当的使用工具开展汽车复杂结构认知实践活动,锻炼拆装技能,熟悉拆装过程 |
0 |
20 |
5 |
25 |
指标点9.2 |
课程目标3 |
培养学生组织分工、团队协作意识 |
0 |
10 |
5 |
15 |
合计 |
50 |
30 |
20 |
100 |
表7 学生考核成绩评定表(全体学生)
学生学号 |
学生姓名 |
组号 |
授课老师 |
平时拆装表现 |
团队表现 |
平时成绩 |
期末考试 |
结课成绩 |
总评成绩 |
总评成绩 |
自主实习 组内贡献 |
|||||||||
1 |
2 |
3 |
4 |
5 |
1 |
2 |
3 |
4 |
5 |
实习 报告 |
||||||||||
每项5分 |
(30分) |
每题10分 |
(20分) |
(70分) |
(100分) |
五级分制 |
||||||||||||||
答辩委员会老师(签名): |
上一篇:转向系统设计方法
下一篇:智能电动模型车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