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24848威尼斯(中国)有限公司欢迎您

本科教学

课程信息

车用能源

日期:2021-12-21 15:47:01 作者: 访问量:

《车用能源》

一、课程介绍

《车用能源》是面向汽车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与工业设计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教育课程选修课。本课程介绍了能源领域基本知识,能源的形式和特点;车用能源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能源优化利用方法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情况,了解与车辆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正确认识车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从事本专业的设计和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Introduction

 

<<Vehicle energy>> is an optiona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Vehicle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Design in Auto College.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energy field, the for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the basic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 energy;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optimization methods in the automotive field, understanding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vehicles, and be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 awareness;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a certa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vehicle engineering on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society. Lay a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who engage in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work after graduation.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车用能源

课程编码

421093

英文名称

Vehicle energy

课程学时

24

课程学分

1.5

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选修课

开课学期

6学期

课内实验学时

0

适用专业

车辆工程

开课单位

汽车系教研室

选用教材

暂无

主要参考书

暂无

制定人

王鹏宇

制定时间

2018年9月

二、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

1.1 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围绕车用能源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开展。采取教师主题引导与讲授的方式,着重培养学生解决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同时根据汽车发展的趋势及车用能源的特点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和评价车辆工程实践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本课程达成如下业务能力培养要求:

1. 培养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综述研究分析车辆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掌握车用能源的基础知识,重点在于了解常规能源、新能源的相关知识,学习能量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混合动力车辆中应用的能量管理方法和基本分析手段,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 使学生了解车用能源研究与汽车发展趋势的关系,能够理解和评价车辆工程实践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汽车发展的趋势,了解汽车车用能源的发展趋势,在设计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解决方案时,能充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或环境等因素。

1.2 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1 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教学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二级)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综述研究分析车辆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

3.2在设计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解决方案时,能充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或环境等因素。

教学目标2:使学生了解车用能源的研究与汽车发展趋势的关系,能够理解和评价车辆工程实践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车用能源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

7.2 能够理解和评价车辆工程实践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教学要求

教师要积极备课,认真准备实验;在课堂内进行大纲解读,使学生清楚本课程具体的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对课程内容要融会贯通,切忌照本(幕)宣科。注重知识的拓展,并在课堂上加强思政教育。

通过理论知识教学,结合典型实例分析,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了解实验过程,具备工程实践基础。

成绩评价体系标准真实、严谨、公平、公正、公开,能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预备知识或先修课程要求

《车辆工程专业导论》
4、教学方式

2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对应)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包括:理论部分以课堂讲授为主,配以适当的讨论,采用多媒体授课。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综述研究分析车辆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

教学目标2使学生了解车用能源的研究与汽车发展趋势的关系,能够理解和评价车辆工程实践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车用能源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

5、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5.1课程内容

第一章  能量与能源2学时)

1.1  能量基本概念

1.2  能源分类与评价

1.3  社会面临的能源问题

第二章  能量的转换与储存(2学时)

2.1  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

2.2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3  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

2.4  能量的传输

2.5  能量的储存

 

 

第三章  车用传统能源(3学时)

3.1  车用汽油

3.2  车用柴油

3.3  天然气能源  

3.4  电能源

 

第四章  车用新能源(3学时)

4.1  电能

4.2  氢能

4.3  醇类燃料  

4.4  二甲醚

4.5  太阳能

4.6  生物柴油

4.7  燃料电池

第五章  车辆储能装置(4学时)

5.1  动力电池

5.2  电化学蓄电池

5.3  超级电容

5.4  超高速飞轮

5.5  混合能量存储系统

 

第六章  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方法(6学时)

6.1  电动汽车

6.2  天然气汽车

6.3  液化石油气汽车

6.4  混合动力汽车

6.5   燃料电池汽车

  

第七章  国内外节能减排法规(4学时)

7.1  国外法规

7.2  国内法规

7.3  国家政策扶持计划解析

 

5.2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对应关系

3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理论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综述研究分析车辆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

教学目标2使学生了解车用能源的研究与汽车发展趋势的关系,能够理解和评价车辆工程实践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车用能源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

6、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6.1考核方法

5考核方法(与教学目标对应)

考核方法

教学目标

1、针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2、考核方式:课程作业

3、考核依据:课程作业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综述研究分析车辆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

教学目标2使学生了解车用能源的研究与汽车发展趋势的关系,能够理解和评价车辆工程实践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车用能源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

8.2考核标准

6 考核标准

考核方式

教学目标

评价标准

0~59

60~69

70~79

80-89

90~100

课程作业

培养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综述研究分析车辆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

不能综合应用运用正确的数学、工程科学方法进行分析计算,结论错误

运用较正确的数学、工程科学方法进行分析计算,结论不够准确

基本能运用正确的数学、工程科学方法进行分析计算,结论基本准确

运用正确的数学、工程科学方法进行分析计算,结论准确

熟练运用正确的数学、工程科学方法进行分析计算,结论准确

使学生了解车用能源的研究与汽车发展趋势的关系,能够理解和评价车辆工程实践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车用能源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

不查阅相关资料,不了解车辆工程实践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查阅资料较少,很少了解车辆的工程实践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能基本说清楚车辆工程实践与社会环境保护的关系,基本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能说清楚车辆工程实践与社会环境保护的关系,清楚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对车辆工程专业的法律法规了解清晰,非常清晰地表述车辆工程实践于环境保护的关系十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8.3成绩评定

1)课程作业

采用百分制。由教师根据两次作业的实际完成情况,给出成绩。

3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核性质为考查,考虑两次作业的表现确定总成绩,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个等级,计算公式如下:

最终成绩= 第一次作业成绩×40%+ 第二次作业成绩×60%

 

上一篇:大数据导论

下一篇:车辆人机工程